|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 / 作者:趙蕃 |
使君何苦向宜州,應為涪翁句法留。
銅柱寧興跕鳶嘆,金華要遂牧羊求。
壯時根本先培固,老去波瀾重卷收。
我亦學詩窮未達,是中得處可聞否。
|
|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解釋: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是宋代趙蕃的詩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將軍何必親自去宜州,
應該留在涪翁的句法。
銅柱寧愿養鳶而嘆息,
金華要成為放牧的牧羊人。
年輕時根基奠定得堅固,
年老時波瀾再起又平息。
我也在學習詩歌,但達到的境界還不夠,
我所得到的成就,是否可以被人們聽聞呢?
詩意: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是趙蕃贈送給馬奉先的兩首詩作。詩中表達了對馬奉先的贊美和敬意。詩人稱馬奉先為將軍,贊頌他的才華和能力。詩中還提到了涪翁和金華,分別代表了宜州和牧羊。通過對比將軍和涪翁、金華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將軍的崇敬之情。詩的末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詩才不夠出色的自責,同時也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被人們所聽聞。
賞析:
這首詩以贈送詩的形式,表達了對馬奉先的敬意和贊美。將軍被稱為“涪翁”,顯示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華。通過銅柱踐踏鳶、金華放牧牧羊的描寫,展現了將軍的英勇和高尚的氣質。詩人用“根本先培固”來形容將軍年輕時奠定的基礎堅固,以及年老時能夠平息波瀾。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詩才的不滿,希望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就。整首詩通過對將軍和自身的對比,既表達了對將軍的敬佩之情,也表現了詩人對自己的期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