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途 / 作者:趙蕃 |
籃輿伊軋又前村,何許風來洗睡昏。
木落盡還山面目,旱深窮見水根源。
相逢負擔皆征利,難覓隱居躬灌園。
歸路苦長行易倦,斷鴉殘月記松門。
|
|
歸途解釋: 《歸途》是宋代詩人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歸途
籃輿伊軋又前村,
何許風來洗睡昏。
木落盡還山面目,
旱深窮見水根源。
相逢負擔皆征利,
難覓隱居躬灌園。
歸路苦長行易倦,
斷鴉殘月記松門。
譯文:
籃輿又推著前行至村前,
不知何處的風吹醒了瞌睡。
樹葉盡落,山的容顏顯露,
干旱深重,只有窮困才能見到水的根源。
相遇的人都背著壓力,都是為了謀求利益,
難以找到隱居之地,只有自己勤勉地耕種自己的園地。
回家的路漫長,行走容易感到疲倦,
只有殘缺的烏鴉和微弱的月光指引著回家的路。
詩意:
《歸途》描繪了一幅歸途中的景象。籃輿是古代的一種交通工具,指的是詩人乘坐的車輛。詩人乘坐籃輿行至村前,在旅途中被一陣風吹醒,展現(xiàn)了旅途中的疲憊和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詩中通過描寫樹木的變化,表達了自然界的變遷與生命的脆弱。干旱的土地讓人們更加珍惜水源的重要性。詩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們都背負著壓力,為了謀求利益而奔波,而隱居的人卻難覓所在,只能勤勉地耕種自己的園地。回家的路途漫長,行走之間容易感到疲倦,但通過詩中斷鴉和殘月的形象,表達了對家的思念和對歸途的堅守。
賞析:
《歸途》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深入的意象,展現(xiàn)了旅途中的疲憊和人生的困境。詩人通過描寫自然界的變化,抒發(fā)了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對水源和自然資源的珍視。詩中隱含了對社會現(xiàn)象的批判,揭示了人們?yōu)榱酥\求利益而奔波的困頓和無奈。然而,詩人通過隱居者的形象,表達了對于平靜生活和自我修養(yǎng)的向往。回家的路途雖然漫長,但詩人通過斷鴉和殘月的意象,表達了對家的思念和對回歸的堅守。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旅途中的情感和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