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鄭氏北墅 / 作者:趙蕃 |
籃輿度浮梁,朝嵐尚蒙蒙。
十有九日雨,得晴類投空。
游巖既原適,訪隱亦好從。
道傍得野舍,一逕幽且能。
主人誰與者,其祖鄭七松。
流風被云仍,真有隱者風。
問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
我年僅其半,而已衰龍鐘。
豈其養生效,殆自起死功。
若人種藝法,橐駝安取同。
木老德亦熟,聞之蘇長公
|
|
題鄭氏北墅解釋: 《題鄭氏北墅》是宋代趙蕃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鄭氏北墅為主題,通過描述墅內景物和與墅主鄭七松的對話,表達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
詩中描繪了籃輿行經浮梁,晨曦中的霧氣依然蒙蒙,暗示著時節的潮濕和不穩定。經歷了九天連續的陰雨,終于迎來了晴朗的天空。詩人將這種轉變比喻為一種希望,仿佛投向空無一物的虛空中。
詩人在游巖時感受到了原初的自然之美,追尋隱逸的生活方式。他在道旁找到了一間田舍,幽靜而宜居。詩人詢問主人是誰,得知是鄭七松。這里的鄭七松被描繪成一個隱居的智者,如同飄蕩在山間的清風。詩人向他請教,得知他已經七十多歲,行走仍然矯健,不倚賴拐杖。而詩人自己年紀尚輕,卻已經感到衰老的跡象,暗示了詩人對于養生和長壽的向往。
詩中提到了種植藝術的傳承與學習,暗示了詩人對于知識的追求。詩人認為,凡事皆有老去的時候,但是老去的同時也應該修養品德。他稱贊鄭七松的德行如同橐駝,指的是橐駝能夠承受重負而不倒,并將這種德行與老去后的智慧相聯系。這樣的人不僅年紀老邁,而且內心智慧卻更加成熟。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隱逸生活為背景,通過對比詩人與鄭七松的年紀和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長壽智慧的向往。同時,詩人也借景抒懷,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深沉的思考和對自然的贊美。
這首詩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詩人將自然與人生相融合,展示了對于隱逸生活和智慧長壽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