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過壽岡先生 / 作者:趙蕃 |
煩濁不能勝,自知為雨候。
俄然落疏疏,頗恨殊不驟。
款門執戟家,竹樹密以覆。
書幃與書帙,晚靜乃移晝。
人高固莫企,境凈不受垢。
飄零歲時隔,邂逅頃刻叩。
明當復告別,使我心如疚。
何以壽先生,歲晚松柏茂。
|
|
雨過壽岡先生解釋: 《雨過壽岡先生》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對生命短暫和人事無常的思考。
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通過雨后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心境的變化和對生命的感慨。詩中的"煩濁不能勝,自知為雨候"表明作者此時內心煩悶不堪,自覺自己就像雨后的天氣一樣,有些讓人煩躁的氣息。
接著,詩中的"俄然落疏疏,頗恨殊不驟"描述了雨過后雨勢漸漸減弱,但又不夠徹底停下來,這種漸變的情景引發了作者對現狀的不滿和對變化的期待。
詩詞中還描繪了一個安靜而幽深的居所,"款門執戟家,竹樹密以覆。書幃與書帙,晚靜乃移晝"。這個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避世的感覺,與前文的煩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可以遠離喧囂,沉靜下來,感受到境界的純凈和內心的寧靜。
接下來的幾句,"人高固莫企,境凈不受垢。飄零歲時隔,邂逅頃刻叩",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人們常常追求名利和成就,但真正的境界應該是超越這些表面的追逐,追求內心的純凈和寧靜。詩中的"飄零歲時隔,邂逅頃刻叩"也提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暗示了生命短暫的真實性。
最后兩句"明當復告別,使我心如疚。何以壽先生,歲晚松柏茂"表達了作者對壽先生的祝愿和惋惜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更迭。盡管歲月已經晚了,但壽先生仍然茁壯成長,這里的松柏借喻了他的品質和境界,也傳遞出生命的力量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后的景象和壽先生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表達了對內心純凈和寧靜境界的追求,同時也展現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