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中寄懷公昭丈 / 作者:趙蕃 |
問訊先生江上村,雪中高興與誰論。
乍明不厭雞啼晝,忽散應(yīng)憎鵲踏翻。
聞道為梅新作圃,更期因竹別開門。
老來孰愈幽居趣,愧我飄流不自存。
|
|
雪中寄懷公昭丈解釋: 《雪中寄懷公昭丈》是宋代趙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雪中高興與誰論,
問訊先生江上村。
乍明不厭雞啼晝,
忽散應(yīng)憎鵲踏翻。
聞道為梅新作圃,
更期因竹別開門。
老來孰愈幽居趣,
愧我飄流不自存。
【中文譯文】
在雪地中,我心情歡愉,卻無人可以分享。
我向江邊的先生打聽消息。
剛剛天明,我不厭煩雞鳴白晝,
突然之間,卻討厭起鵲鳥踏亂飛揚。
聽說先生在新修建的梅園里,
還期待著我去他的竹居作客。
年老之時,誰能比得上這幽靜的居所,
我卻因為漂泊流離而自愧不如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雪地中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在冬天的雪中,心情歡暢,卻沒有人可以與他分享這份喜悅。他向江邊的先生打聽消息,展現(xiàn)了他對友情和思念的渴望。
詩中描繪了清晨的景色,詩人并不厭倦雞鳴,白晝的鳴聲給他帶來了喜悅。然而,突然間,鵲鳥踏亂飛揚,打破了寧靜,令他感到厭煩和不安。這種景色的轉(zhuǎn)變,也許反映了作者內(nèi)心的起伏和矛盾。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聽說先生在新建的梅園里,他期待著詩人能夠去他的竹居作客。這里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溫馨居所的向往。作者感嘆自己年老之時,卻不能像先生一樣擁有寧靜幽靜的居所,因為他的漂泊流離使他感到自愧不如。
整首詩詞以雪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寂寞、思念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體驗和對人生境遇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