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審知十七夜 / 作者:趙蕃 |
風月當佳可易捐,共須重立虎溪邊。
天于變化自奇手,人欲追摹真強憐。
牢落朱弦千載下,凄涼青鬢十年前。
放歌莫作商聲發,驚起沙頭鷗鷺眠。
|
|
次韻審知十七夜解釋: 《次韻審知十七夜》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月正美好,可以輕易舍棄,
但我們必須重新在虎溪邊立下誓言。
天地之間變幻無常,其奇妙難測,
人們欲追求真實卻力有不逮。
古琴的琴弦已落滿了塵埃,經歷了千載歲月的沉寂,
青春已凋零,如同十年前的青絲已經斑白。
在放歌之際,不要用商調的聲音唱出,
以免驚擾睡在沙頭的海鷗和鷺鳥。
詩意:
這首詩以風月、變化和真實為主題,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和美好事物的感悟。詩中通過對天地變幻和人追求真實的對比,展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古琴的琴弦和青鬢的凄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喚起了人們對時光的思考和珍惜。最后,作者以放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又警示不要過于張揚,以免破壞寧靜的自然環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通過對風月、變化和真實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古琴的琴弦和青鬢的描述將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與詩人的內心感受相結合,引發讀者對光陰易逝和珍惜時光的共鳴。最后的警示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提醒人們在追求自我表達和情感宣泄時保持適度,尊重自然的寧靜與和諧。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細膩而深情的畫面,通過作者的感悟和警示,讓讀者在欣賞美好風景的同時,思考人生的真實與虛幻,珍惜時光的流逝。這種對自然和人生的抒發和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共鳴,不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對后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