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 / 作者:趙蕃 |
平地疑無地,知時復過時。
梅花遍南嶠,雪嶺亙西陲。
兔狡猶迷窟,禽逼詎立枝。
摧頹如我者,蕭瑟欲胡為。
|
|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解釋: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梅花和雪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平地疑無地,知時復過時",暗含了時間流轉的無常和人事易逝的主題。梅花遍布南嶠(指南方高山),雪嶺綿延西陲(指西方邊陲),形象地描繪了梅花和雪的廣泛分布。接著,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將動物與植物相比,揭示了兔子在迷失洞穴、禽鳥無處棲息的困境。這種對自然界的描述和對動物行為的借喻,進一步強調了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無常性。
"摧頹如我者,蕭瑟欲胡為"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摧頹的意思是凋零、衰敗,這里指代作者自身的狀態。通過將自己比作凋謝的植物,作者表達了對自身衰老和無奈的感受。而"蕭瑟欲胡為"則表明作者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
這首詩詞以梅花和雪為景物,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梅花象征堅韌和堅強的意志,而雪則象征純潔和寂靜。通過梅花和雪的對比,詩人展示了人生的曲折和不確定性。他用動物行為的比喻來突出這一主題,并以自身的衰老和無奈作為詩詞的情感基調。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同時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賦予了詩詞深刻的意境。它給人以沉思和思考的空間,引發讀者對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