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十日雨 / 作者:趙蕃 |
喜雪仍喜雨,相須旬日期。
天民終自恤,歲事可前知。
起我泛舟役,思渠荷笠詩。
嗔人問米價,王掾果真癡。
|
|
二月十日雨解釋: 《二月十日雨》是一首宋代趙蕃創作的詩詞,表達了對雨水的喜愛以及對社會現象和人情世故的深刻觀察。
詩詞中提到了喜歡雪和雨的情感,作者認為喜歡下雨的人也同樣喜歡下雪。他將雨和雪聯系在一起,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變化的欣賞。
詩中還提到了時間的流逝,表示十天之后就是春天的開始。這體現了作者的觀察力和對季節變化的敏感性。他認為人們對天氣的變化有一種直觀的感知,可以預測未來的季節和氣候。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轉而談論了社會現象和人情世故。他提到了自己在船上勞作的辛苦,思念著同伴,同時也在思考著自己的詩歌創作。這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工作和創作的熱情,以及對同伴和友情的思念。
最后兩句中,作者描繪了一個有趣的對話場景。有人問王掾(官員)大米的價格,而王掾卻愚蠢地回答說是稻谷。這反映了社會中的一些人對實際問題的無知和迷茫,也暗示了官員的愚昧和脫離實際。這種對話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幽默和諷刺的氣息。
通過《二月十日雨》,趙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他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他將自然與人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詩歌的形式傳達出他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洞察。這首詩詞在情感和意義上都給人以啟發,讓人對自然和社會有更深刻的體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