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六首 / 作者:趙蕃 |
畫論形似已為非,牝牡那窮神駿姿。
莫向眼前尋尺度,要從物外極觀窺。
山因雨霧青增黛,水為風紋綠起漪。
以是于梅覓佳處,故應偏愛月明詩。
|
|
梅花六首解釋: 《梅花六首》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梅花的形態和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
梅花作為一種冬季開放的花朵,常常被贊美為堅強、傲雪的象征。作者首先提到畫梅時,形似已經無法表現其非凡之美,無法完全描繪出梅花的神駿姿態。他告誡人們不要局限于眼前的視覺尺度,而應從更廣闊的角度去觀察梅花。
在接下來的描述中,作者通過山、水的變化來展現梅花的美麗。山因雨霧的籠罩變得青翠增添了墨綠的色彩,水面因為微風吹動而起起伏似有漣漪。這些景象象征著梅花的清雅與高潔。作者認為只有通過對梅花的觀察和感悟,才能真正領悟到梅花的美妙之處。
最后,詩詞以“月明詩”來表達對梅花的特殊鐘愛。月亮的明亮光芒與梅花的素雅相得益彰,也展示了梅花高潔獨立的品質。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美麗與高潔,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對梅花的觀察,作者表達了他對超越物質世界的追求,以及對藝術和美的探索。整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多角度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深入感悟,以及對藝術表達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