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州北崇勝寺二首 / 作者:趙蕃 |
病中曾覓扊扅炊,別后東西無自知。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相如定辱君王問,鄭老寧容爾汝期。
幾欲寄書愁不達,偶因閒暇一酬詩。
|
|
袁州北崇勝寺二首解釋: 《袁州北崇勝寺二首》是宋代趙蕃創(chuàng)作的詩詞。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病中的心境和離別后的感受,展現(xiàn)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病中曾覓扊扅炊,
別后東西無自知。
似說諸侯枉行卷,
卻從群彥赴明時。
相如定辱君王問,
鄭老寧容爾汝期。
幾欲寄書愁不達,
偶因閒暇一酬詩。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多層次的。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在病中曾經(jīng)尋找溫暖的火爐,意味著疾病使他感到無助和孤寂。接著,他表達了離別之后的茫然和迷失,感覺自己不再知道東西南北,失去了方向感。這種描述抓住了人們離別后的內(nèi)心狀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變故的無奈。
其次,詩中提到了"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暗示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看法。他認(rèn)為在封建社會中,許多忠厚而有才華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被束縛在無望的境地,而那些阿諛奉承的人卻能夠獲得名利。作者堅持自己的理想,愿意放棄虛名和功利,選擇了追求真理和進步的道路。
第三,詩中提到了相如和鄭老。相如是楚漢之間的一位學(xué)者,以其清高的品德和才華聞名,但卻遭受了君王的侮辱。鄭老則代表了智者和長者的形象,他寬容地接納著作者,并給予了他希望和期待。通過描述相如和鄭老的故事,詩詞傳達了作者對于正直和智慧的追求,以及他對于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思考。
最后,詩詞以作者在閑暇之余寫下這首詩作為結(jié)尾。這表明詩人對于詩歌的價值和意義的認(rèn)識。即使在病中和離別之后,作者仍然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寄托了內(nèi)心的愁緒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病中和離別后的心境,展示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同時,通過運用歷史典故和形象的描述,詩人傳達了對于正直、智慧和詩歌的追求,表達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和對內(nèi)心世界的發(fā)掘。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詩意和豐富的意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