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四首 / 作者:趙蕃 |
瀏瀏檐雨暮,蕭蕭窗竹秋。
蚊雷宵罷響,螢火暗停流。
政爾具絺綌,又當營褐裘。
桑麻豈無地,卒歲負悠悠。
|
|
雨中四首解釋: 《雨中四首》是宋代趙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瀏瀏檐雨暮,
細細的屋檐下,夜晚的雨落得稀疏,
Thegentlerainfallsintheeveningundertheeaves,
蕭蕭窗竹秋。
窗外的竹子發(fā)出沙沙的聲音,宛如秋天的聲音。
Thesoundofbamboooutsidethewindowwhispersliketheautumnwind.
蚊雷宵罷響,
蚊子的嗡嗡聲和雷聲漸漸停止,
Thebuzzingofmosquitoesandthesoundofthundergraduallyfade,
螢火暗停流。
螢火蟲的光芒漸漸熄滅。
Theglowoffirefliesdimsgradually.
政爾具絺綌,
政爾身穿綢緞,
You,myfriend,aredressedinsilkandsatin,
又當營褐裘。
又應該穿上粗布衣服。
Yetyoushouldalsowearacoarsefurcoat.
桑麻豈無地,
桑和麻豈能沒有生長的地方,
Howcanmulberryandhempnotfindaplacetogrow,
卒歲負悠悠。
終年歲月的負擔如此沉重。
Yetburdenedbytheweightofpassingyears.
詩詞《雨中四首》通過描繪雨夜的景象展現了一種憂愁的情感。詩中細膩地描繪了雨水的聲音、蟲鳴的停歇以及螢火蟲的消逝,展示了自然界中的靜謐與變化。同時,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將身穿華麗衣服的政爾與尋常百姓相對比,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憂慮。最后兩句“桑麻豈無地,卒歲負悠悠”則傳遞出歲月流轉中的沉重和無奈。
整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世事滄桑和生活困境的思考,以及對社會階層分化的關注。通過對細微而平凡的事物的描寫,詩人傳達了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體驗。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遠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