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 作者:趙蕃 |
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夢境故常在,重來年漫更。
又成春霧掃,何日野田耕。
要向思公問,燈明香縷橫。
|
|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趙蕃所作,《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夢境故常在,重來年漫更。
又成春霧掃,何日野田耕。
要向思公問,燈明香縷橫。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與理想的向往,以及對于現實困境的反思。詩中描述了渡江的壯士們不需要等待賞賜,自發組成三行的隊伍,象征著他們對于自由和勝利的追求。詩人認為夢境常在,年復一年,時間如慢慢流逝,但夢想仍在持續,希望能夠實現。春霧散去,田野待耕,詩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自然、回到農田,過上平靜而自由的生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想要向思公請教,思公可能是一位智者或朋友,燈光明亮,香縷飄溢,象征著希望能夠獲得智慧和指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描繪了詩人內心對于自由、理想和現實的思考。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渡江"、"勝士"、"夢境"、"春霧"等,使詩詞在表達深意的同時增添了一定的美感。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對于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人們對于現實困境的思考和渴望改變的心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趙蕃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