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段元衡 / 作者:趙蕃 |
君從桂林來,我欲衡陽去。
邂逅一尊同,飄流數年敘。
我未長沙去,君復衡陽來。
還思數年隔,更遣五言裁。
我歸玉溪傍,君向靈山側。
來往方自茲,飄流勿多惜。
|
|
呈段元衡解釋: 《呈段元衡》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君從桂林來,我欲衡陽去。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與朋友段元衡相逢的情景。詩人在桂林,朋友卻要前往衡陽,兩人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
邂逅一尊同,飄流數年敘。
這句詩描述了詩人與朋友的再次相遇,兩人久別重逢,共同品嘗酒宴,暢敘多年的離別。
我未長沙去,君復衡陽來。
這句詩表明詩人原本計劃前往長沙,而朋友卻又回到了衡陽,兩人的行程錯過了,再次錯開了。
還思數年隔,更遣五言裁。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多年分離的思念之情,使用了五言詩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歸玉溪傍,君向靈山側。
這句詩描述了詩人和朋友分別后各自的歸途。詩人回到了玉溪,而朋友則去了靈山,兩人繼續各自的漂泊之旅。
來往方自茲,飄流勿多惜。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彼此的相遇與離別的態度。詩人認為人生就像漂流一樣,相遇與離別都是命運的安排,不必過多留戀和遺憾。
這首詩詞《呈段元衡》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朋友的相遇與別離,以及他們在漂泊中的心情。通過描寫兩人行程的錯過和再次相逢,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重和對離別的思念。整首詩詞以流暢的節奏和押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