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山居 / 作者:趙蕃 |
山居為山可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廬。
問云非山何所居,屋中主人山中徒。
當檐屹立幾丈余,亦有竹樹相盤紆。
朝聽鶴吟暮猿呼,那知門外臨通衢。
或聞此語謂我誣,答以君意誠守株。
人間有國名華胥,其往初不因舟車。
神游倏忽已即涂,晨雞喚覺猶蘧蘧。
山名無乃類此歟,胸中有山無地無。
|
|
寄題山居解釋: 《寄題山居》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居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人間繁華的超脫。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居為山可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廬。
問云非山何所居,屋中主人山中徒。
當檐屹立幾丈余,亦有竹樹相盤紆。
朝聽鶴吟暮猿呼,那知門外臨通衢。
或聞此語謂我誣,答以君意誠守株。
人間有國名華胥,其往初不因舟車。
神游倏忽已即涂,晨雞喚覺猶蘧蘧。
山名無乃類此歟,胸中有山無地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居為題材,展現了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塵世的超脫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說自己住在山居,以山為伴,不同于灊、皖、匡廬等地的居所。接著,詩人問道:山并非人類所居,那么山居中的人是誰呢?答案是:屋中的主人只是山中的游客。
詩人進一步描述了山居的景象:山的頂峰高聳入云,竹樹環繞著山腰。清晨時,聽到鶴鳴;傍晚時,聽到猿猴的呼喚。然而,門外卻是繁華喧囂的大街。這表達了詩人在山居中遠離塵囂、追求寧靜的心境。
有人對詩人的山居生活表示懷疑,認為他是在欺騙自己。而詩人回答說,他是真心地守護著自己內心的意愿,不受外界的誘惑。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了一個名叫華胥的國度。他說,華胥的所在并非是因為舟車所至,而是通過神游的方式到達的。詩人用晨雞的鳴叫將自己從虛幻的華胥國帶回到了現實,但他的心境仍然是恍惚不定的。
整首詩詞以山居為背景,通過對山居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寂靜與超脫的向往,以及對人間繁華的冷漠態度。詩中融入了詩人的個人感悟和哲思,給人以靜謐和超脫的感覺,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自我境界的精神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