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 / 作者:趙蕃 |
動地風初作,披空雪遽鋪。
幽能吐山岳,遠至卷江湖。
藹藹才迷屋,紛紛遂塞途。
月疑常掛曉,日為不成晡。
徒倚詩難狀,憑陵酒易無。
近人憎犬躍,在野想鷹呼。
勢重微摧壓,滋深快洗蘇。
當憂竹柏折,且救蕙蘭枯。
順喜遵時令,寒寧恤貧軀。
年豐物無癘,此外亦何須。
|
|
雪解釋: 《雪》是宋代詩人趙蕃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大雪紛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意:
《雪》以雪景為背景,通過描繪雪花飛舞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寫,展示了大雪紛飛、山川湖河皆被覆蓋的壯麗景象。詩人以冬天的雪景為媒介,抒發了對自然界變化的思考,對生命和時間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雪景和自然元素的變化,表達了對歲月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賞析:
《雪》描繪了冬天大雪紛飛的壯麗景象,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飄雪的世界之中。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動詞的運用,如“遽鋪”、“吐”、“掛”等,使詩歌充滿了動感和生氣。通過對山岳、江湖、月亮、太陽等元素的描繪,展示出雪花覆蓋的廣袤景象,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力。
此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蘊含著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性的思考。詩人在雪景的映襯下,感嘆時間的匆匆流逝,以及人生的脆弱和短暫。詩句中的“徒倚詩難狀,憑陵酒易無”表達了詩人對詩與酒的無奈與無助,也折射出他對人生百態的思考。
此外,詩人還以雪為媒介,表達了對生命的關懷和對困境中他人的關注。他提到了近人憎犬躍、在野想鷹呼等,表達了對社會中弱勢群體的同情和關懷之情。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豐收和物質富足的慶賀,以及對除此以外的事物無關緊要的思考。
總的來說,趙蕃的《雪》通過對雪景的描繪,既展示了自然的壯麗景色,又蘊含了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詩人以雪為媒介,表達了對自然界和人生的贊美,同時也對社會現實中的困境和弱勢群體表示關懷。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