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懸道中二首 / 作者:趙蕃 |
昨日風既止,今晨風未收。
浮波羨幽鳥,喚雨怕鳴鳩。
遺寺荒村里,貞祠古渡頭。
登高謝能賦,物色漫分留。
|
|
舊懸道中二首解釋: 《舊懸道中二首》是宋代趙蕃創(chuàng)作的詩詞作品。該詩以描繪昨日和今晨的風景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昨日風既止,今晨風未收。
浮波羨幽鳥,喚雨怕鳴鳩。
遺寺荒村里,貞祠古渡頭。
登高謝能賦,物色漫分留。
這首詩以風為線索,描繪了不同時刻的景象。詩人先描述了昨日風停止的情景,隨后又表達了今晨風還未完全停歇的狀態(tài)。通過風的變化,詩人抒發(fā)了對時間流轉(zhuǎn)的感慨。
詩中提到的"浮波"指的是在水面上泛起的漣漪,象征著閑適自在的生活。而"幽鳥"則代表了自由飛翔的鳥類,令人羨慕不已。這些形象的描繪,突出了自然界中的寧靜與美好。
詩中還出現(xiàn)了"喚雨怕鳴鳩"的描述,表達了對雨水的期待和對鳴鳩聲的畏懼。這里的"喚雨"表明詩人對雨水的渴望,而"怕鳴鳩"則傳遞出對時間流逝的擔憂。
接下來,詩人以"遺寺荒村里,貞祠古渡頭"的描寫,展現(xiàn)了古老寺廟和鄉(xiāng)村的景象。這些廢棄的建筑物和偏遠的渡口,呈現(xiàn)出歲月的滄桑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兩句"登高謝能賦,物色漫分留"表達了詩人對登高遠眺的贊美之情,同時也暗示了對過往事物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人以此表達了對過去的致謝,同時寄托了對未來的希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過去和現(xiàn)在的風景,通過自然意象與人文景觀的交融,傳遞了詩人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思考與感慨。詩詞的美在于它抓住了瞬間的情感,通過對細微之處的觀察和描繪,喚起讀者對生活與時間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