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星寺 / 作者:趙蕃 |
我自廬山十五載,奔走坐受世迫隘。
今年一夢落星灣,遙賞意短終不快。
褰裳高步千仞岡,下視城郭等蓬塊。
陰風遠來龍噫吟,大江東下波滂湃。
遠游止為兩眸計,扶杖深嘆造物大。
五老自是吾故人,一笑卻恨浮云礙。
欲搜短句記來游,倚檻孤嘯上方外。
康州涪翁我所師,借問遺碑悉安在。
|
|
落星寺解釋: 《落星寺》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自廬山十五載,
奔走坐受世迫隘。
今年一夢落星灣,
遙賞意短終不快。
褰裳高步千仞岡,
下視城郭等蓬塊。
陰風遠來龍噫吟,
大江東下波滂湃。
遠游止為兩眸計,
扶杖深嘆造物大。
五老自是吾故人,
一笑卻恨浮云礙。
欲搜短句記來游,
倚檻孤嘯上方外。
康州涪翁我所師,
借問遺碑悉安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廬山生活了十五年,為了逃避世俗的束縛而四處奔波的感受。然而,今年一場夢卻使他的心靈沉浸在遙遠的落星灣,遙望卻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和愉悅。詩人登上高山,俯瞰城郭,看到一切都如同蓬雜的碎塊一般。遠處的陰風吹來,仿佛是巨龍的呻吟聲,大江東流的波浪洶涌澎湃。
詩人深深感慨自己遠行只是為了拓寬眼界,扶著拐杖,他發出了對造物主偉大創造的深深嘆息。五老指的是五岳之神,詩人將其視為自己的故友,一笑之間卻又讓他對世俗的浮云產生了憎恨。
最后,詩人渴望能夠尋找到一些簡短的詩句來記錄自己的游歷,他倚在欄桿上,獨自高聲吟唱,讓歌聲飄揚到外面的天空。康州涪翁是詩人的師傅,他希望能夠問問遺留下來的碑文是否還存在。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廬山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世俗的厭倦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詩人遠離塵囂,登高遠眺,思考人生的意義,對自然和人生的偉大之處深感敬畏,同時對社會的浮躁和虛幻產生了痛恨之情。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對人生追求和真實意義的探索,體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哲理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