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亦韓 / 作者:趙蕃 |
寒食寒未歸,清明清曉時。
花殘渺無跡,柳細不勝垂。
即事須詩寫,多憂賴酒支。
雖親友朋益,更苦弟兄思。
|
|
呈亦韓解釋: 《呈亦韓》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食過去了,寒冷尚未消退,
清明時分,天剛破曉。
花朵凋謝不留痕跡,柳枝細垂難勝情。
即使遇到瑣事,也要以詩來表達,
多愁善飲,依賴美酒解愁。
雖然有親友和朋友的關懷,
但更加思念離散的兄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寒食和清明時節的心情。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是祭掃祖先的重要節日。詩人通過寒食和清明這兩個節日的對比,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惋惜和對離散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寒食已經過去,但寒冷的氣息仍然存在,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寒冷的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清明時分的景象,天剛剛破曉,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
隨后,詩人通過描寫凋謝的花朵和垂下的柳枝,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悲傷。花朵凋謝后不留痕跡,柳枝細垂難以勝過內心的情感,暗示著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易逝。
接下來,詩人提到即使面對瑣事,也要以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這表明詩人將詩作為一種發泄和宣泄情感的方式,借詩抒發內心的多愁善飲之情。
最后兩句,詩人雖然有親友和朋友的關懷,但更加思念離散的兄弟。這反映了詩人內心深處對親情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家人團聚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寒食和清明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表現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離散親情的深情思索。詩詞的語言簡練而含蓄,意境深遠,表達了人們對時光流逝和親情的感慨和思念之情,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