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晴 / 作者:趙蕃 |
冥冥十日雨,不見海棠梨。
霽色晨初上,禽聲樂可知。
春衣猶故褐,薄飯只朝虀。
自信端如此,流行任所之。
|
|
詠晴解釋: 《詠晴》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雨過天晴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的情懷和對生活的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
冥冥十日雨,不見海棠梨。
霽色晨初上,禽聲樂可知。
春衣猶故褐,薄飯只朝虀。
自信端如此,流行任所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連綿不斷的雨天之后的晴朗景象,展現了一種恢弘壯麗的自然景觀。詩人用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雨過天晴的期盼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的前兩句“冥冥十日雨,不見海棠梨。”描繪了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暗示了詩人心中的郁悶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接著,“霽色晨初上,禽聲樂可知。”描述了雨過天晴的清晨景色,這一景象令人心曠神怡,鳥鳴聲也傳達出歡樂與生機。
接下來的兩句“春衣猶故褐,薄飯只朝虀。”折射出詩人生活的樸素和簡單,春衣依然是舊的褐色,飯食也只是簡單的朝齋。這種生活的簡樸與自然景色的美麗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與追求。
最后兩句“自信端如此,流行任所之。”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堅定和自信。詩人在自然景色的啟迪下,堅守自己的信念,寧靜地面對流行的變遷,以一種豁達的心態生活。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生活態度的堅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以及他在紛繁世事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自信。這首詩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引發讀者共鳴,讓人感受到寧靜、美好和向往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