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六日 / 作者:趙蕃 |
桐花最晚開已落,春色全歸草滿園。
破衲欲捐還未可,炎涼翻覆在朝昏。
|
|
三月六日解釋: 《三月六日》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桐花最晚開已落,
春色全歸草滿園。
破衲欲捐還未可,
炎涼翻覆在朝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末的景象。桐花已經最晚開放并凋謝,整個花園被綠草所覆蓋。詩人意欲捐棄他的舊袈裟(僧衣),但還未做出決定。在這種炎熱與涼爽交替的時候,一切都顯得混亂不堪。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春末景象的感受。桐花是春季的代表,它們最晚開放也最早凋謝,象征著春天的結束。草滿園則暗示著大自然的蓬勃生機,春色已經完全被草地所覆蓋。破衲欲捐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舍棄和對新的選擇的思考。而炎涼的對比則表現出詩人內心對生活種種變幻的感受。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傳遞了對時間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和感慨,以及人生的無常和迷茫之感。
趙蕃是宋代文學家,他的詩作多以詠史抒懷為主,善于運用鮮明的意象和簡練的語言表達。《三月六日》這首詩詞也展現了他的這種寫作風格,將一個春末的情景與人生哲理相結合,給予讀者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