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起聞杜鵑 / 作者:趙蕃 |
水聲嘈雜蛙聲小,客子披衣坐侵曉。
平生嗜懶每貪眠,行李催人未渠了。
不勝倦嘆歌方苦,更聽林間杜鵑語。
杜鵑我豈不知歸,淵明政為饑驅去。
|
|
晨起聞杜鵑解釋: 《晨起聞杜鵑》是宋代詩人趙蕃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起聞杜鵑,水聲嘈雜蛙聲小,客子披衣坐侵曉。平生嗜懶每貪眠,行李催人未渠了。不勝倦嘆歌方苦,更聽林間杜鵑語。杜鵑我豈不知歸,淵明政為饑驅去。
譯文:
清晨起床聽到杜鵑鳥的聲音,水聲喧囂,蛙聲微小,遠客起身披衣坐在窗前迎接破曉。平素嗜懶的我總是貪睡,行李的催促提醒著我還未收拾好。我無法克制地感到疲倦,唏噓著歌唱的辛苦,更加聆聽林間杜鵑的鳴聲。杜鵑啊,我難道不知道你要離開了嗎?深淵明亮的政治迫使你為饑餓而遷徙。
詩意:
這首詩以清晨的景色和杜鵑鳥的鳴叫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思緒和情感。詩人在清晨醒來,聽到了水聲和蛙聲的交織,同時也感受到了破曉的漸近。他平時喜歡貪睡,懶散的習性讓他無法迅速收拾行李。他感到疲憊不堪,嘆息著歌唱的辛苦,但卻愿意聆聽林間杜鵑的鳴叫聲。最后,詩人意識到杜鵑即將離開,這是因為政治的動蕩迫使它們為了生存而遷徙。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清晨景色和杜鵑鳥的描繪,抒發了詩人早起的心情和對杜鵑遷徙的思考。詩人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自己懶散的習性和對早起的痛苦,同時也展示了對艱辛生活的感慨。他通過聽杜鵑的鳴叫聲,產生了聯想和情感共鳴,體現了他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流轉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杜鵑離去的理解和同情,將自己的感受與杜鵑的命運相聯系。整首詩以簡約、自然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