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橋道間二首 / 作者:趙蕃 |
安穩侵晨發,杭橋薄暮休。
山窮多石峙,渡涉亂川流。
野性安猿馬,歸心愛鷺鷗。
時平從路險,吾在豈人謀。
|
|
杭橋道間二首解釋: 《杭橋道間二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杭州的橋道景色,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安穩與歸隱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杭橋道間二首
安穩侵晨發,
杭橋薄暮休。
山窮多石峙,
渡涉亂川流。
野性安猿馬,
歸心愛鷺鷗。
時平從路險,
吾在豈人謀。
譯文:
清晨來到安靜的杭州橋道,
夜幕降臨時,我靜靜休憩。
山巒綿延,石頭層層疊疊,
穿越河流,波濤洶涌。
野性的猿猴自在奔馳,
我心向往歸處,喜愛飛翔的鷺鷗。
紛亂的世事時平時險,
我置身其中,豈顧及他人謀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杭州的橋道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表現了作者追求寧靜和歸隱的心境。
首先,詩中寫道“安穩侵晨發”,描繪了清晨時分的安寧與寧靜。這里的“安穩”意味著詩人的內心得到了安撫,感受到了寧靜的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夜幕降臨時的橋道景色,“杭橋薄暮休”。這種景象給人一種靜謐和沉靜的感覺,暮色中橋道休憩的意象也暗示了詩人渴望休息和寧靜的心情。
其次,詩中描繪了山巒的景色,“山窮多石峙”,表現出山勢高聳、險峻多變的特點。這種景象與后文的“渡涉亂川流”相呼應,形成對比。山巒和涌動的河流象征著紛繁復雜的世界,而渡過山和水的過程也象征著人生的艱辛和困難。
詩中還出現了野性的猿猴和飛翔的鷺鷗,它們都象征著自由和追求。詩人以自然界的生物來比喻自己的心靈追求,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這種對自然的傾訴,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對繁雜世事的超然態度。
最后,詩人以“時平從路險,吾在豈人謀”作為結尾,表達了自己在世事紛擾中的超然心態。詩人不受世俗的紛擾所累,置身于逆境與平順之間,自得其樂。這種態度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立思考和超脫境界的追求。
總的來說,趙蕃的《杭橋道間二首》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和歸隱的心境。通過對山水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安寧、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以及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深遠的詩意,讓讀者感受到一種靜謐與超然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