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 / 作者:趙蕃 |
十年保我章泉竹,木枕布衾供易粟。
家貧縱爾不自給,且不知榮安取辱。
今年誰令起作官,此路向來非所熟。
示詩往往道離索,又說是邦山水足。
風流文物夙有人,九州共識黃山谷。
細哦海內流傳句,足緩司空城旦讀。
少時已無鞍馬志,老矣豈堪消髀肉。
但令詩與故人期,此外聲名甘碌碌。
|
|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解釋: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長年守護著我那章泉竹,
木枕、布衾供應簡樸。
雖然家境貧寒,未曾自給,
卻不知取辱與榮恥。
今年誰使命我去作官,
這條路一直不熟悉。
寫下的詩常常言離別之苦,
也說那祖國山水優美。
文人雅士早已有人了解,
九州之間都知曉黃山谷。
其中細膩的句子在國內流傳,
司空城旦也能慢慢讀出。
年少時已沒有騎馬的志向,
老了豈能忍受身體的消瘦。
只希望詩與故人相會,
除此之外聲名平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透露出作者趙蕃的心境和思考。詩人表達了自己長年守護著竹林的心情,以及生活簡樸的狀態。盡管家境貧寒,作者并不清楚如何追求榮耀或忍受恥辱。詩中提到有人讓他去做官,但他對這條路并不熟悉。他寫詩時常表達離別之苦,同時稱贊自己的祖國山水之美。他認為文人雅士早已有人贊譽,全國都知道黃山谷的壯麗景色。一些細膩的詩句在國內廣泛傳播,即使是司空城旦這樣的知識分子也能慢慢讀懂。年少時已經沒有騎馬的志向,如今年老體衰,難以忍受身體的消瘦。詩人期待自己的詩能與故人相會,除此之外并沒有聲名顯赫的追求。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的樸素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他并不追求功名利祿,更看重內心的平靜與與故人的相會。詩中描寫了自然景觀和人文風雅,展示了詩人對于美的贊嘆和對文人雅士的尊崇。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獨立與淡然,呈現出一種寧靜和豁達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