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造口放舟至道林院偶題 / 作者:趙蕃 |
曉起乘舟江上涼,晝攜蘄竹臥僧房。
隱雷驟作分龍雨,限我瀟瀟幽夢長。
|
|
自造口放舟至道林院偶題解釋: 《自造口放舟至道林院偶題》是宋代趙蕃的詩詞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以及詩人在道林院與僧人相遇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曉起乘舟江上涼,
清晨起來,乘坐小舟在江上,涼風撲面而來,
黎明時分,江水清涼如玉,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晝攜蘄竹臥僧房。
白天攜帶著蘄竹,進入僧人的房間休憩。
白天,詩人背著蘄竹,前往僧人的房間,安靜地躺下休息。
隱雷驟作分龍雨,
突然雷聲隱隱傳來,像是分龍的雨。
突然間,雷聲隱約作響,仿佛是狂風暴雨中的龍吟。
限我瀟瀟幽夢長。
局限于我這悠長幽遠的夢境中。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被限制在一個悠長而幽遠的夢境之中。
詩詞通過描繪清晨的江上涼風、攜帶蘄竹進入僧房、雷雨的隱約聲音以及夢境的幽遠感,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
整首詩詞以清新、幽遠的意境為主線,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來凸顯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世界的感悟。清晨的涼風、江水以及雷雨聲,與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幽遠夢境相呼應,構(gòu)成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想象力的畫面。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緊密結(jié)合,展現(xiàn)了對生命和自然的細膩感受。通過描繪一系列細膩而隱晦的景象,趙蕃將自然的美與人生哲理融為一體,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