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 / 作者:趙蕃 |
婦有居冢亞,冢富亞則貧。
貧知敬尊章,富不親補紉。
尊章愛貧婦,富婦讒生鬭。
讒巧偽若真,兩婦俱遭詬。
貧婦自修飭,富乃計之得。
日復鬭其間,眾謂貧當出。
尊章賴深慈,不納富婦詞。
貧婦亦勿疑,但瘽前所為。
才言有時辨,富婦何施面。
貧婦貧無歸,尊章愿終眷。
|
|
雜詠解釋: 這首詩詞《雜詠》是宋代趙蕃所作,描述了一個貧窮婦人與富有婦人之間的爭斗和對待貧窮婦人的尊重與愛護的故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雜詠》中文譯文:
婦有居冢亞,冢富亞則貧。
貧知敬尊章,富不親補紉。
尊章愛貧婦,富婦讒生鬭。
讒巧偽若真,兩婦俱遭詬。
貧婦自修飭,富乃計之得。
日復鬭其間,眾謂貧當出。
尊章賴深慈,不納富婦詞。
貧婦亦勿疑,但瘽前所為。
才言有時辨,富婦何施面。
貧婦貧無歸,尊章愿終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貧窮婦人和富有婦人之間的比較,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品德和態度的差異。詩中描述了貧窮婦人居住在冢中,而富有婦人則住在富裕的環境中,兩者之間的貧富差距明顯。貧窮的婦人了解尊重和敬仰的重要性,而富有的婦人卻不關心補紉(即修飾自己)。
尊章對貧窮婦人表現出深深的愛和尊重,而富有的婦人卻因嫉妒而產生爭斗。富有的婦人巧妙地偽裝自己,使人難以辨別真假,最終兩個婦人都受到了指責。貧窮的婦人決定自己改善和修飾,而這個計劃使她獲得了成功。盡管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爭斗,眾人都認為貧窮的婦人會失敗,但尊章依靠他深深的慈愛,不接受富有婦人的詆毀。
貧窮的婦人不必懷疑自己,只需堅持之前的所作所為。真才實學的言辭會有時候得到辨別,而富有的婦人卻無法掩飾自己的面目。貧窮的婦人沒有財富可歸,但尊章愿意一直眷顧她。
這首詩詞傳達了一種價值觀,即對于貧窮和富有之間的差異,人們的品德和態度才是最重要的。通過描繪這兩個婦人的不同行為和結果,趙蕃表達了他對于尊重、愛和品德的看法。這首詩詞提醒人們應該尊重并珍視那些不幸貧窮的人,同時也呼吁人們不要因為嫉妒而產生爭斗,而是應該用慈愛和關懷來對待他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