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跋劉溪翁題韓府詩 / 作者:趙蕃 |
誰詠韓家府,建陽劉叔通。
是為聞以戒,斯可謂之風。
妄矣彼侂胄,哀哉吾魏公。
向來歌頌者,豈但劇秦雄。
|
|
跋劉溪翁題韓府詩解釋: 《跋劉溪翁題韓府詩》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它以古體詩的形式表達了對韓府詩的贊賞和對時代風尚的反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誰詠韓家府,建陽劉叔通。
是為聞以戒,斯可謂之風。
妄矣彼侂胄,哀哉吾魏公。
向來歌頌者,豈但劇秦雄。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韓府詩的歌頌和稱贊。韓府指的是韓愈,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建陽劉叔通指的是劉義慶,他是南宋初年的文學家和史學家。詩中說誰能夠詠誦韓府的詩作,傳承并傳達給后人,都是一種值得借鑒的風尚。
接著,詩人以對比的方式揭示了時代的變遷和風氣的消長。他用"妄矣彼侂胄,哀哉吾魏公"的表達方式,來暗示過去那些崇尚豪杰、歌頌英雄的風氣已經(jīng)逐漸消失。"侂胄"指的是勇士的鎧甲,"吾魏公"則指的是魏武王曹操,這兩個人物都是古代英雄的代表。詩中的"妄矣"和"哀哉"表達了詩人對這種變遷的失望和憂傷。
最后兩句"向來歌頌者,豈但劇秦雄"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去那些歌頌英雄的人們的贊揚。"向來"意味著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的風尚,而"劇秦雄"則指的是劇作中所歌頌的秦始皇,他是古代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君主。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韓府詩的贊美,以及對時代風尚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英雄風范的懷念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它讓人們思考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guān)系,同時也呼吁后人能夠繼續(xù)歌頌英雄,并在當下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