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風行十八日早作 / 作者:趙蕃 |
吾聞黃帝張樂洞庭野,始意莊生言故假。
又聞湘靈鼓瑟進玄螭,亦意屈子夸厥辭。
屬行洞庭四月半,南風三日吹不斷。
黃昏猶是天陸離,午夜忽成云片段。
病夫數起不知睡,數起側聽仍熟視。
恍疑帝樂尚鏗鍧,又謂湘弦發幽閟。
乃知二子元非虛,吾聞自用耳目拘。
須臾月落天向曉,依舊南風波浩渺。
|
|
南風行十八日早作解釋: 《南風行十八日早作》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南風吹拂湖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感受以及對古代傳說的思考。
這首詩詞中蘊含的詩意是多層次的。首先,詩人引用了黃帝和莊子的傳說,借以說明自己言辭的虛幻和假設性。接著,他又提到屈原彈琴的故事,以突顯自己言辭的夸張和藝術性。整首詩通過這些傳說和故事,強調了詩人表達思想和感受的方式的主觀性和變幻莫測性。
在描寫上,詩人以洞庭湖為背景,描述了南風吹過湖泊的情景。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黃昏和午夜時的天空變幻,以及南風的持續吹拂。這些描寫充滿了變幻和流動感,給人一種靈動的美感。
在賞析上,這首詩詞結構緊湊,用詞簡練,意境豐富。通過引用古代傳說,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文傳統相結合,突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詩以詩人對自然的感受和思考為主線,情感真摯而抒發自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古代傳說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獨特感受和思考,展現了他的詩意和藝術才華。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與思考,在與詩人共鳴的同時,也思考自己對自然和人生的認知和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