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伯用沅陵韻見貽次韻 / 作者:趙蕃 |
一代數(shù)人君有傳,九原可作我無緣。
頗思燈火親余暇,卻恨江湖枉過年。
載辱新詩為永好,絕知高義有哀憐。
官閑借問忙何事,日日經營作和篇。
|
|
在伯用沅陵韻見貽次韻解釋: 《在伯用沅陵韻見貽次韻》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代數(shù)人君有傳,
九原可作我無緣。
頗思燈火親余暇,
卻恨江湖枉過年。
載辱新詩為永好,
絕知高義有哀憐。
官閑借問忙何事,
日日經營作和篇。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趙蕃的心情和思考。他感嘆自己生活在一個多才多藝的時代,有很多有才華的人物為君主傳承著文化,而他自己卻無緣參與其中。他渴望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來沉思創(chuàng)作,但卻為了生計不得不忙碌于江湖之間,感覺白白度過了許多年華。盡管他深感自己的詩作受到輕視,但他仍然堅持寫下去,希望自己的新詩能夠受到永久的贊譽。他意識到真正的高尚情操很少被人理解和欣賞,但他仍然懷著對這種高尚精神的憐憫之情。最后,他向身邊官員借問官場之事,以此為素材不斷創(chuàng)作和寫作。
賞析:
這首詩以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展現(xiàn)了作者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愛和堅持。他對于自己與那些有才華的人物相比的無奈和遺憾之情以及對于詩作受到輕視的痛苦感受都在其中流露出來。然而,他并沒有停下前行之腳步,而是堅持不懈地創(chuàng)作和寫作。他表達了對高尚精神的敬佩和憐憫,對那些真正理解和欣賞高尚情操的人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自我反思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觀察,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