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 / 作者:趙蕃 |
君公隱牛儈,文休食馬磨。
身則困空乏,道為如切磋。
昧者不如此,輕受鄭灼唾。
遑乎欲奚為,況覓陽春和。
余惟素賤貧,學晚仍廢惰。
念將求歲余,要必取日課。
向來四方游,不辦一室坐。
已深蕪穢遭,更值雪霜挫。
茲行自棲遲,詎得嗟轗軻。
固殊南山歸,敢曰東山臥。
胡為論知仁,乃復稱同過。
我無歸去辭,君有歸來些。
|
|
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解釋: 《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君公隱牛儈,文休食馬磨。
你,尊貴的公侯,隱居在鄉村牧牛的小販中,智慧高超,不再從事馬磨的工作。
身則困空乏,道為如切磋。
你的身世雖然貧寒,但追求道義就像切磋琢磨一樣。
昧者不如此,輕受鄭灼唾。
那些愚昧無知的人無法理解這種追求,他們毫不顧及自己的名譽,輕易接受別人的誣蔑。
遑乎欲奚為,況覓陽春和。
你內心追求著一種更高尚的目標,不在乎他們的指責,更期待著找到春天般和諧的境界。
余惟素賤貧,學晚仍廢惰。
我只是一個出身低微、貧窮的人,學識也晚了,仍然懶散度日。
念將求歲余,要必取日課。
我意欲在剩下的歲月中努力追求,一定要抓住每一天的學習機會。
向來四方游,不辦一室坐。
我一直四處漂泊旅行,不愿安坐在一個地方。
已深蕪穢遭,更值雪霜挫。
我已經深受生活的艱辛和逆境的打擊,還要遭受嚴寒的冰雪和風霜的折磨。
茲行自棲遲,詎得嗟轗軻。
現在我孤身一人,寄居在偏僻的地方,又能期望什么呢?只能感嘆命運的坎坷。
固殊南山歸,敢曰東山臥。
雖然我無法與南山的歸隱相比,但我敢說我愿意在東山安眠。
胡為論知仁,乃復稱同過。
為何要論及知識和仁義,反而稱呼我與他們相同?
我無歸去辭,君有歸來些。
我無法告別追求,而你將要回歸塵世。
趙蕃通過這首詩表達了他隱居鄉間,追求道義和知識的心態。他以自身的貧寒和困頓為寫作背景,表達了對于追求高尚境界和學識的執著,以及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在他看來,雖然他的境遇與歸隱名山的隱士有所差距,但他仍然努力向往著返璞歸真的生活,愿意在東山安眠。整首詩流露出作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對于追求的堅持,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