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日雨 / 作者:趙蕃 |
疾風吹倒庭前樹,更有飛來雨如注。
終朝畏暑自脫巾,亟起收書不能屨。
前山云重如潑墨,坐想溪流高數尺。
是間無乃隔分龍,點滴才堪清幾席。
前時小旱已作憂,三日為霖遂不休。
早禾盡實晚禾秀,造物于此功無留。
只今望霓尤所急,百里之行半九十。
民乃奔走奉神祠,神盍經營足民食。
|
|
二十一日雨解釋: 《二十一日雨》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雨天為主題,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自然現象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民生活的關心。
詩詞的中文譯文:
疾風吹倒庭前樹,
更有飛來雨如注。
終朝畏暑自脫巾,
亟起收書不能屨。
前山云重如潑墨,
坐想溪流高數尺。
是間無乃隔分龍,
點滴才堪清幾席。
前時小旱已作憂,
三日為霖遂不休。
早禾盡實晚禾秀,
造物于此功無留。
只今望霓尤所急,
百里之行半九十。
民乃奔走奉神祠,
神盍經營足民食。
詩意與賞析:
《二十一日雨》以自然景物為描寫對象,通過描繪狂風吹倒樹木、大雨如注等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威力和變化。作者描述了夏日的酷熱,表現了人們對雨水的盼望和對涼爽的渴望。
在詩中,作者借助自然景物和自然現象,表達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切。他提到收書和脫巾,顯示出他在雨中的忙碌和為民眾服務的責任感。作者通過描繪云重如墨、溪流高漲等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之美。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旱情的擔憂,但在連續的降雨后,禾苗茂盛,顯示了造物主對大地的恩賜和恢復力。最后,詩中提到民眾奔走于神祠,表達了對神靈的敬仰和對神靈保佑的期望,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豐收的向往和對生活的依賴。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民生活的關心。通過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類的渺小,以及人們對自然的期待和對生活的希望,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