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花行 / 作者:趙蕃 |
頳肩負薪行,所直不滿百。
大舸載之來,江頭自山積。
不如花作稇,先后價增損。
身逸得錢多,人寧知務本。
|
|
賣花行解釋: 《賣花行》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賣花的行人的生活和心情。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頸項呈紅,背負著薪柴行走,
所直不滿百步。
大船載著我來到這里,
江邊的花山堆積如山。
然而賣花不如種花,
價格的漲落先后不定。
我過著奢侈的生活,賺了很多錢,
但人們不知道我是在違背本分。
詩意:
《賣花行》通過描繪一個賣花行人的形象,探討了人們追求物質利益和忽視本分之間的沖突。詩中的行人過著奢侈的生活,賺了很多錢,但人們并不了解他背后的辛勤努力和本應從事的本職工作。詩人通過這個形象,表達了對追逐功利的社會現象的批判,并呼吁人們關注和珍惜本分與責任。
賞析:
《賣花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一個賣花行人的形象,通過對他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和社會寓意。詩中的行人所承受的辛勞和付出并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理解,與此同時,社會對功利和物質利益的追求也使人們忽視了本分和責任。這種社會現象引起了詩人的反思和憂慮。
在詩歌的結構上,通過使用對仗、平仄、韻律等手法,使整首詩的節奏和聲韻感更加和諧。同時,用意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頸項呈紅"、"江邊的花山堆積如山",使詩歌的意境更加豐富。通過對顏色、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行人的生活場景,使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總的來說,趙蕃的《賣花行》通過對一個賣花行人的描繪,以及對社會現象的批判,表達了對功利主義和忽視本分的反思。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表達方式和生動的意象描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讀者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