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飯大明寺因題 / 作者:趙蕃 |
晨起渾疑晚,山晴尚踏泥。
花邊花鴨臥,竹里竹雞啼。
問店欣逢寺,命車仍杖藜。
松篁猶有徑,桃李得無蹊。
|
|
早飯大明寺因題解釋: 《早飯大明寺因題》是宋代詩人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清晨時分在大明寺的景象為題材,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表現了作者對清新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美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晨起渾疑晚,
山晴尚踏泥。
花邊花鴨臥,
竹里竹雞啼。
問店欣逢寺,
命車仍杖藜。
松篁猶有徑,
桃李得無蹊。
詩意:
這首詩詞以清晨的景象為切入點,展現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場景。詩人在晨起的時候,以為還是黃昏,感嘆時間的流逝之迅速。然而,眼前的山巒已經晴朗了起來,他行走在山間,腳下還殘留著泥土的痕跡。他看到花叢邊上的鴨子安靜地臥著,竹林中的雞兒清脆地啼鳴。他好奇地問了一個店鋪的人,得知這個地方是大明寺,心情愉悅地繼續前行,手中拄著藜杖。他在松樹和竹林之間找到了一條小徑,桃花李花隨處可見,沒有固定的蹤跡。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手法,展示了清晨大明寺的寧靜美景。通過詩人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中的山明水秀、花鳥蟲魚的生動景象。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物活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諧寧靜的畫面。
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將晨起與晚的錯覺相對比,強調了時間的變幻無常。在山晴和踏泥的描寫中,展示了自然景物的變遷和人與自然的親近?;ㄟ吇喤P、竹里竹雞啼的描繪,將花鳥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傳達出寧靜和諧的氛圍。
詩人欣逢寺的情節,表達了對寺廟的喜愛和對信仰的向往。這里的寺廟給詩人帶來愉悅和安寧,也體現了詩人對宗教信仰的尊重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主線,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淡雅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傳達出一種寧靜、純凈的美感,使讀者在閱讀中得到心靈的愉悅和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