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螢火 / 作者:趙蕃 |
渾忘生朽腐,直擬暮光輝。
解燭書帷靜,能添列宿稀。
當風(fēng)方自表,帶雨忽成微。
變滅無多理,榮枯會一歸。
|
|
螢火解釋: 《螢火》是宋代詩人趙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螢火為意象,表達了一種深遠的哲理和對人生的思考。
譯文:
忘卻生老衰,只圖暮光輝。
熄滅書帷靜,增添星宿稀。
吹風(fēng)自展露,帶雨忽成微。
消亡無多理,興廢歸一歸。
詩意和賞析:
《螢火》通過描繪螢火的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領(lǐng)悟。詩中的螢火象征著短暫而微弱的存在,與生命的短暫和微小相呼應(yīng)。詩人將生老病死的循環(huán)與螢火的明滅相對照,表達了對生命脆弱和無常的思考。
詩中的“忘卻生老衰”表明詩人意欲超越生老病死的局限,追求更高層次的存在。而“只圖暮光輝”則傳遞出一種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即使在短暫的存在中,也要追求更高尚的價值。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描述了螢火的特點,它們在熄滅的時候,書帷下的寧靜增添了星宿的稀少。這種描寫使人聯(lián)想到人生的結(jié)束和新生之間的轉(zhuǎn)變,以及在消亡中所帶來的寧靜和新的可能性。
詩的最后兩句“消亡無多理,興廢歸一歸”表達了一種宿命感和歸一的思想。無論是興盛還是衰敗,最終都會回歸同一的終點。這種對生命無常和歸一的理念,反映了佛教思想中的“無常”和“涅槃”觀念,表達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和追求。
總的來說,《螢火》通過對螢火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思考,以及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詞句,詩人趙蕃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引發(fā)了對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