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水寺 / 作者:趙蕃 |
未見南溪泛,一看洞府家。
徑荒沖暮雀,林靜起棲鴉。
鎖鑰何其密,推敲漫自加。
及歸已薄暮,漁火在園沙。
|
|
過水寺解釋: 《過水寺》是宋代文人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過水寺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的變化,同時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生活瑣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未見南溪泛,一看洞府家。
徑荒沖暮雀,林靜起棲鴉。
鎖鑰何其密,推敲漫自加。
及歸已薄暮,漁火在園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走過水寺為情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勾勒出了一幅寂靜而寧靜的景象。詩的開頭,表達了作者未曾見到南溪泛舟的景象,但一看見洞府的居家環境,立刻感受到了一種寧靜和舒適。"南溪"象征著水流,而"洞府"則代表著寧靜的家居生活。整首詩以水和洞府作為情感的載體,通過對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人世間安寧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徑荒沖暮雀,林靜起棲鴉",通過對周圍環境中鳥雀的行為描寫,凸顯了一種寂靜的氛圍。"徑荒"表示小徑荒廢,很少有人來往,這使得鳥雀可以在此棲息。通過對鳥雀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詩中的寂靜和寧靜。這種安靜的環境與作者內心的平靜相呼應。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述鎖鑰的使用和推敲的過程,將視線從自然景物轉向了人類的瑣事。"鎖鑰何其密,推敲漫自加"表達了作者在黃昏時分歸家后,細心地鎖門,推敲著鎖鑰的過程。這里的鎖鑰和推敲象征著日常瑣事和生活的細枝末節。作者通過對瑣事的描寫,展示了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對安穩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及歸已薄暮,漁火在園沙",將視線再次轉向自然景物。"歸"表示返回,"薄暮"表示黃昏時分。詩人回到家中時,天色已晚,園中的沙灘上升起了漁火。漁火象征著生活的溫暖和家的歸屬感。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瑣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和安穩家居的追求,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過水寺》以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的變化為線索,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平靜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景物的描繪與作者情感的表達相互交融,構成了一幅和諧而美麗的畫面,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