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中即事十五首 / 作者:趙蕃 |
雨濕云衣斂,風沉月鏡昏。
誰家宵急杵,何處苦啼猿。
睡思渾無思,吟魂欲斷魂。
鐘聲才近寺,雞叫已遙村。
|
|
病中即事十五首解釋: 《病中即事十五首》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病患的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在疾病中的無奈和孤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濕云衣斂,風沉月鏡昏。
中文譯文:雨水濕潤了云彩,云彩低垂在天空;風吹得月亮昏暗無光。
詩意:這兩句詩通過描繪雨水和風吹對自然景物的影響,表現了一種陰郁的氛圍。雨濕云衣斂,云彩低垂,給人以壓抑的感覺;風沉月鏡昏,月亮變得昏暗無光,使人感受到一種黯淡的氛圍。
賞析:這兩句詩以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病患的無奈。雨水濕潤了云彩,云彩低垂,象征著作者的情緒低落和病痛的折磨;風吹得月亮昏暗無光,寓意著作者心中的憂傷和無助。這種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突出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病中的痛苦和困頓。
誰家宵急杵,何處苦啼猿。
中文譯文:不知哪家的夜宵急促地敲打著杵臼,也不知哪里的猿猴悲苦地啼哭。
詩意:這兩句詩通過對夜晚的聲音描繪,表達了作者在病中的孤寂和無助。夜晚的寂靜中,作者聽到了不知名的敲打聲和猿猴的啼哭聲,這些聲音給人一種凄涼和悲苦的感覺。
賞析:這兩句詩通過對夜晚聲音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在病榻上的孤獨和無助。夜晚是一個人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時刻,而作者在這個時刻聽到的聲音,更加強調了他的孤寂和痛苦。夜晚的敲打聲和猿猴的啼哭聲,與作者此刻的心境產生了共鳴,使讀者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孤獨和無助。
睡思渾無思,吟魂欲斷魂。
中文譯文:沉睡中沒有任何的思緒,吟唱的靈魂似乎要離開肉體。
詩意: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在病中沉睡和精神狀態的虛弱。作者在病榻上沉睡,沒有任何思緒,表明他的頭腦已經變得混沌無法思考;而吟唱的靈魂似乎要離開肉體,暗示作者在病榻上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
賞析:這兩句詩通過對作者病榻上的睡眠和精神狀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疾病中的無力和無助。作者的思緒完全被病痛所占據,無法有任何清晰的思考;同時,他的靈魂似乎也在病榻上逐漸離開肉體,這種描寫更加凸顯了作者身體的虛弱和病痛的折磨。
鐘聲才近寺,雞叫已遙村。
中文譯文:寺廟的鐘聲才剛剛近了一些,而村子里的雞叫聲卻已經遙遠。
詩意:這兩句詩通過對寺廟鐘聲和村子雞叫聲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距離的遙遠。寺廟鐘聲剛剛傳到作者的耳邊,而村子里的雞叫聲卻已經變得遙遠,這種對比給人一種時間流逝的感覺。
賞析:這兩句詩通過對時間和距離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在病榻上的孤寂和時間的流逝。寺廟鐘聲的近和村子雞叫聲的遠,暗示了作者在病榻上的時間流逝得很慢,孤獨感更加強烈。這種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作者在疾病中時光的無情和孤寂的深刻。
通過對《病中即事十五首》這首詩詞的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疾病中的無奈和孤獨的內心感受。他以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和病患的感受,表達了自己在病痛中的痛苦和困頓。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聲音和時間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展現了趙蕃才華橫溢的詩詞藝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