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劉子澄先生 / 作者:趙蕃 |
春雨寒猶積,春園木又榮。
武昌聞別駕,生米見題名。
安否逢人問,書題闕便行。
周圍懷細履,陶酒憶徐傾。
會合知何日,羈棲尚此生。
向來猶楚越,今日遂蠻荊。
妻子饑寒累,交朋時勢情。
未應終薄祿,當復事深耕。
|
|
寄劉子澄先生解釋: 《寄劉子澄先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雨寒猶積,春園木又榮。
春天的雨水寒冷依舊積聚,春園中的樹木重新繁榮。
詩意:詩人通過描述春雨的寒冷和春園中的樹木重新茂盛,展現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機的復蘇。
武昌聞別駕,生米見題名。
武昌地方的人們聽到離別的馬車聲,生活艱辛的農人們在米上題寫自己的名字。
詩意:詩人描繪了武昌地方的離別場景,以及農人們辛勤勞作的情景,表達了人們在不同境遇下的真實生活。
安否逢人問,書題闕便行。
別人遇到時常詢問我的近況,遇到空白的書頁就開始寫作。
詩意:詩人表達了對他人關心自己安危的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在空閑時刻寫作的決心和熱情。
周圍懷細履,陶酒憶徐傾。
身邊懷念著破舊的鞋子,想起了陶酒和徐傾。
詩意:詩人通過懷念破舊的鞋子和往事中的陶酒和徐傾,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思念和回憶。
會合知何日,羈棲尚此生。
合適的時機將會到來,依然在這里羈絆生活。
詩意:詩人思考會有何時與志同道合的人相會,同時也表達了他在此地繼續過著羈絆的生活。
向來猶楚越,今日遂蠻荊。
一直以來我還是楚越人,如今開始適應這蠻荊之地。
詩意:詩人表達了自己一直以來的身份認同,并接受了當前身處的環境。
妻子饑寒累,交朋時勢情。
妻子饑寒困苦,與朋友交往時,時勢和情感相互影響。
詩意:詩人描述了妻子貧困的生活情況,并探討了時勢和情感對人們的影響。
未應終薄祿,當復事深耕。
尚未應有的收入仍然微薄,應當繼續專心耕耘事業。
詩意:詩人表達了自己尚未得到應有報酬的現狀,同時鼓勵自己要繼續努力工作。
通過這首詩詞,《寄劉子澄先生》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生活、人情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和表達。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對春天的描繪、對人際交往的感激、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這首詩詞呈現了宋代社會中普通人的生活狀況和情感體驗,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