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叢桂 / 作者:趙蕃 |
漫道希為貴,那知夥不奢。
江南故多佳,秋仲舉敷花。
往往因人好,蕭蕭得句佳。
人誰不種菊,千載但陶家。
|
|
叢桂解釋: 詩詞:《叢桂》
朝代:宋代
作者:趙蕃
《叢桂》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漫道希為貴,
那知夥不奢。
江南故多佳,
秋仲舉敷花。
往往因人好,
蕭蕭得句佳。
人誰不種菊,
千載但陶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豐富的意象描繪了秋天江南地區(qū)盛開的菊花景象,展現(xiàn)了豐收季節(jié)的美麗和人們對自然之美的追求。
詩的開頭兩句"漫道希為貴,那知夥不奢"表達了人們對自然景色的向往。"漫道"指的是四處散布的小路,意味著這是一種隨意、自然的美。"希為貴"表示珍惜和向往,但作者卻感嘆說"那知夥不奢",也就是說人們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珍貴之處。
接下來的兩句"江南故多佳,秋仲舉敷花"描述了江南地區(qū)多種多樣的美景,特別是秋季盛開的花朵。"江南"指的是歷史悠久的江南地區(qū),這里的景色美麗多樣。"秋仲"是指秋季中旬,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舉敷花"意味著菊花遍布一片,形成了壯麗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往往因人好,蕭蕭得句佳"表達了人們對菊花的喜愛和贊美。"因人好"表示因為人們的喜愛,菊花才得以廣泛種植。"蕭蕭得句佳"形象地描繪了風吹拂菊花的聲音,也傳遞了詩人對菊花高雅、清麗的贊美之情。
最后兩句"人誰不種菊,千載但陶家"表達了菊花種植的普遍性和其與中國陶瓷藝術(shù)的淵源。"人誰不種菊"意味著人人都喜歡種植菊花,因為菊花象征著高潔和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而"千載但陶家"則暗示了菊花和中國陶瓷藝術(shù)之間的淵源,菊花是中國傳統(tǒng)陶瓷中常見的紋飾之一,而"陶家"指的是以陶瓷工藝聞名的陶官或陶匠。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秋季江南菊花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對菊花高雅品質(zhì)的贊美。同時,它也借菊花之美探討了中國傳統(tǒng)陶瓷藝術(shù)的文化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