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 作者:趙蕃 |
幾從江上望朱欄,今日扁舟徑往還。
潢潦儻收應易耳,白汀翠竹最相關。
|
|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解釋: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幾從江上望朱欄,
今日扁舟徑往還。
潢潦儻收應易耳,
白汀翠竹最相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五月十七日前往謁祭伏波廟的情景。詩人從江上望著廟宇的朱欄,當天乘坐小舟往返于廟宇之間。潢潦(huángliáo)指的是水波,儻收(tǎngshōu)表示水波平息,耳應(ěryīng)則表示耳目一新。白汀和翠竹則是廟宇周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與伏波廟相關的最美景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作者前往伏波廟的場景。江上的朱欄、扁舟的往來、以及廟宇周圍的白汀和翠竹,都展現出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水波平靜的景象,表達了他在廟宇中得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寧靜。整首詩以簡約而寥寥數語,卻展現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對清凈寧靜的向往。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也會被帶入作者的心境中,感受到寧靜與美好。
這首詩詞的特點在于簡約而寥寥數語,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內心平靜與寧靜的追求。整首詩情景交融,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想象。讀者在品味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和諧共生,以及對寧靜心境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