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徐審知王彥博審知之侄彥章 / 作者:趙蕃 |
為見山花發,忽思湖柳深。
當君散帙坐,著我倚樓吟。
別句漫多紙,別觴終欠斟。
光陰幾尺璧,書疏闕萬金。
病駒匪戀秣,鴻雁歸有心。
已后蘭亭集,猶能與竹林。
|
|
懷徐審知王彥博審知之侄彥章解釋: 詩詞:《懷徐審知王彥博審知之侄彥章》
懷徐審知王彥博審知之侄彥章,
為見山花發,忽思湖柳深。
當君散帙坐,著我倚樓吟。
別句漫多紙,別觴終欠斟。
光陰幾尺璧,書疏闕萬金。
病駒匪戀秣,鴻雁歸有心。
已后蘭亭集,猶能與竹林。
中文譯文:
懷念徐審知,王彥博是徐審知的侄子彥章,
為了看山上的花兒開放,突然想起湖邊柳樹深處。
當你散開書卷坐下,我在樓上倚著欣賞。
離別的詩句堆滿了紙張,離別的酒杯卻未曾斟滿。
光陰如同幾尺的寶玉,錯過的書信如同價值萬金的遺失。
疾馳的馬兒并不留戀豪華的馬槽,渡過長途的雁兒卻懷有回歸的心意。
即使在未來的蘭亭集會上,我仍然能夠與竹林為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趙蕃所作,表達了對徐審知和他的侄子王彥博的思念之情。徐審知是一個知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侄子王彥博也是一位才子。詩人以懷念的心情,描述了自己因為想念徐審知和王彥博而產生的感慨和思緒。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在看到山花盛開時,突然想起湖邊柳樹深處的景象,顯示了詩人內心的感觸和回憶。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與徐審知的相聚場景。詩人將徐審知散開書卷坐下的情景與自己在樓上吟誦詩篇相對照,營造出一種親切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別句漫多紙,別觴終欠斟”表明了詩人寫詩時產生了許多離別的感慨,但是在與徐審知的離別酒宴上,酒杯卻未能斟滿,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之情的無盡思念和不舍。
詩中的“光陰幾尺璧,書疏闕萬金”形象地描繪了光陰的寶貴和書信的珍貴。詩人感慨光陰如同幾尺長的寶玉一樣珍貴,而錯過的書信卻如同失去了價值萬金的財寶。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舍的心情。詩人說自己不會像馬兒一樣留戀在繁華的馬槽中,而鴻雁卻懷有回歸的心意,暗示了詩人對于與徐審知和王彥博的重逢的期望。
整首詩以懷念之情貫穿始終,通過描寫離別和思念,抒發了詩人對徐審知和王彥博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比喻,以及對光陰和書信的象征意義的運用,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詩人以個人的情感體驗為出發點,將思念之情融入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之中,展現了詩人深情厚意的表達和對友誼的珍視。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紐帶的牽絆和珍貴,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意交融和雅致的寫作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