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袁州泛舟入浙 / 作者:趙蕃 |
晦庵無處著,泛宅又吳淞。
載月初尋棹,看山不藉筇。
聽渠猿鶴怨,心喜鷺鷗逢。
遙想題詩處,楓橋半夜鐘。
|
|
送李袁州泛舟入浙解釋: 《送李袁州泛舟入浙》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李袁州泛舟入浙,
晦庵無處著,
泛宅又吳淞。
載月初尋棹,
看山不藉筇。
聽渠猿鶴怨,
心喜鷺鷗逢。
遙想題詩處,
楓橋半夜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趙蕃送別李袁州泛舟入浙江的情景。詩人念及李袁州的離去,自己正身處晦庵(陰暗的庵堂)無處安身,而李袁州則在宅船上漂泊,即將駛向吳淞(長江入??诘牡胤剑?。詩人乘著初月尋找著船只,遠望山勢卻無法依靠竹竿撐船,只能憑借水流順流而下。他聆聽著猿猴和鶴鳴的哀怨之聲,心中卻因為與鷺鷗相遇而欣喜。他遙想著李袁州將要停船題詩的地方,那里的楓橋在半夜敲響鐘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李袁州的惜別之情。詩人自稱身處晦庵,暗示自己的寂寞和無依無靠,與李袁州的離去形成鮮明的對比。泛舟入浙的李袁州象征著他的遠行和求學之旅,而詩人則在原地守望,無法隨行。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富有意境,如描述乘著初月尋棹、看山不藉筇等,展現了舒適安逸的環境和詩人對大自然的鐘愛。聽渠中猿猴和鶴鳴的聲音,表達了離別之際的淡淡憂愁,而遇見鷺鷗則帶來一絲喜悅和安慰。最后,詩人遙想李袁州將要停船題詩的地方,楓橋半夜的鐘聲象征著詩人對李袁州的思念和祝福。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將離別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詩人自身的孤寂和無奈,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友人的祝福,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離愁別緒的氛圍,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