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俞玉汝 / 作者:趙蕃 |
晦庵寄我溧陽書,報道今為建業居。
作客遽經三歲久,賦詩應盡六朝余。
莫將明月夸魚目,自昔鹽車羨蹇驢。
期子歸來趁鮮健,老無筋力事犂鋤。
|
|
寄俞玉汝解釋: 《寄俞玉汝》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身在建業,思念遠方友人俞玉汝的情景,以及對自己離鄉漂泊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晦庵寄我溧陽書,
報道今為建業居。
作客遽經三歲久,
賦詩應盡六朝余。
莫將明月夸魚目,
自昔鹽車羨蹇驢。
期子歸來趁鮮健,
老無筋力事犂鋤。
詩意:
晦庵,指晦遠庵,是趙蕃的別號。詩的開頭,趙蕃通過書信將自己近況告知遠方的友人俞玉汝,表達了自己已經在建業定居的信息。接著,他回顧了自己在外作客的三年時光,表示自己應該以詩歌表達自己的感慨,以此傳承六朝文化的余韻。
接下來的兩句,趙蕃借用了明月和魚目的比喻,表達了對別人夸大事實的不屑和對虛榮的批判。他指出,明月本是明亮的,不需要夸大其詞;鹽車雖然行進緩慢,但仍然受到人們的羨慕,而蹇驢代表了艱辛的勞動。通過這些比喻,趙蕃表達了對真實與樸實的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俞玉汝的期待和對自己晚年生活的無奈。趙蕃希望俞玉汝能在年輕時回來,共享生活的美好。而自己年老體弱,已經無力從事農耕勞作,只能無奈地放棄犁鋤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久別的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自身境遇的感慨。通過對明月和鹽車的比喻,趙蕃批判了虛榮和夸大事實的態度,強調了真實與樸實的價值。最后兩句則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己年老體弱的無奈現實。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作者對友情的真誠思念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感慨。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表達,趙蕃呈現了自己的情感與思考,同時也傳遞了對友情、真實與樸實生活的推崇。這首詩詞在描繪個人情感的同時,也蘊含了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