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懷十首 / 作者:趙蕃 |
寒溫問虛名,杜老厭束書。
半百無一行,又似計數疏。
儻非奉子公,不妨問何如。
因聲遇齋叟,簿領想多余。
|
|
秋懷十首解釋: 《秋懷十首》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虛名的疑慮和對文學創作的厭倦。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懷念(《秋懷十首》)
寒溫問虛名,
杜老厭束書。
半百無一行,
又似計數疏。
儻非奉子公,
不妨問何如。
因聲遇齋叟,
簿領想多余。
詩意:
這首詩詞以秋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虛名和對文學創作的厭倦之情。作者感到困擾,對自己的成就和貢獻產生了懷疑,并開始反思自己的文學創作是否有意義。他認為自己已經年過半百,卻無一篇佳作,感覺自己的努力像是一種無意義的瑣事。然而,作者認為如果他不是為了得到虛名而從事文學創作,那么他應該如何評價自己的努力呢?在這種懷疑中,他在一位老齋叟的聲音中找到了一些答案,開始思考虛名的價值和自己的創作動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迷惘。通過對寒溫、束書、計數疏等意象的運用,詩中營造出一種凄涼、冷僻的氛圍,正好與秋天的涼意相呼應。作者通過自省和自問,表達了對虛名的懷疑和對自己努力的反思。他開始反思文學創作的價值和意義,對自己的成就感到失落和困惑。然而,在最后兩句中,作者提到遇到了一位齋叟,似乎找到了一些啟示。這位齋叟的聲音給了作者新的思考角度,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和創作動機。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對虛名追求的反思和對真實內涵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對于文學創作的深入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凄涼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虛名和文學創作的疑慮和迷惘,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己努力和創作動機的思考。它引發了讀者對虛名和成就的思考,以及對文學創作的真正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