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夜秉文攜詩見過 / 作者:趙蕃 |
餐玉我無術,點金君有方。
胡為仍各瘦,更復問何長。
月好橋同步,詩佳袖取將。
歸來未成寐,看葉墮危黃。
|
|
十三夜秉文攜詩見過解釋: 詩詞:《十三夜秉文攜詩見過》
作者:趙蕃(宋代)
中文譯文:
十三夜,我手執文筆攜帶著詩作前來拜見。
餐玉之術我并不擅長,而點金之技君卻善于。
為何我們依舊面容憔悴,再次相問何以久長?
明月照亮了橋梁,與詩篇共同步調。
詩作佳句藏在袖中,將它們呈獻給你。
歸來之際,我未能成眠,
凝望著葉片飄落的凄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場景,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相聚的情景。詩人自謙自己不擅長餐玉之術(一種技藝,可能指詩詞的創作),而友人卻善于點金之技(可能指優美的書法或詩歌鑒賞),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敬佩之情。
詩中提到他們依舊面容憔悴,再次相問何以久長,可能暗示了他們共同經歷了一段困苦或艱難的時光。然而,明月的照耀下,他們共同欣賞詩篇,將佳句收藏在袖中,表達了他們對詩歌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歸來后的情景,他未能成眠,凝望著飄落的葉片,表現出他內心的憂愁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的相聚與別離,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傳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對詩歌的敬愛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