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雨連晝夜不止 / 作者:趙蕃 |
天漏誰能補,河傾勢未平。
踞床如露處,曳履學泥行。
朽柱芝菌出,斷溝蝌蚪生。
南公安已慣,北客見猶驚。
|
|
大雨連晝夜不止解釋: 《大雨連晝夜不止》是宋代趙蕃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場持續不斷的大雨,以及雨水所引發的各種景象和人們的反應。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雨連晝夜不止》中文譯文:
天漏誰能補,
河傾勢未平。
踞床如露處,
曳履學泥行。
朽柱芝菌出,
斷溝蝌蚪生。
南公安已慣,
北客見猶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大雨為主題,通過描繪雨水的連綿不斷和洪水的沖擊,表達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們面對自然災害的無奈感。詩中的景象生動而具體,展示了大雨對周圍環境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詩的開頭,"天漏誰能補",意味著天上的漏洞無法修補,雨水源源不斷地傾瀉而下,形容雨勢之大和持續時間之長。"河傾勢未平"進一步強調了洪水的威力,表達了雨水不僅對天空,而且對大地的影響。
下文描述了人們在大雨中的生活場景。"踞床如露處,曳履學泥行"描繪了人們的屋宇已被淋濕,只能坐在床上,而行走時被泥水所阻。這些描寫體現了人們在大雨中的困境和無助感。
接下來的兩句詩,"朽柱芝菌出,斷溝蝌蚪生",通過描繪朽爛的柱子上長出了芝菌,斷開的溝渠里出現了蝌蚪,展示了在大雨中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延續。這些細節描寫增加了詩的真實感。
最后兩句詩,"南公安已慣,北客見猶驚",通過對南北地區人們對待大雨的態度的對比,表達了南方人對大雨的習以為常,而北方人對此仍感到驚訝。這一對比在地域文化和生活經驗上的差異上,展示了人們對自然災害的不同態度和反應。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大雨的力量和持續不斷,以及人們在大雨中的生活場景和態度,表達了對自然災害的感嘆和對人類力量的無奈。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形象的對比,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