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 / 作者:趙蕃 |
今年重九日,舟楫次蘭谿。
懷古心雖壯,登高思卻迷。
山空分向背,木落盡高低。
多少覉棲恨,寒猿斷續啼。
|
|
九日解釋: 《九日》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通過描繪九日登高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在懷古之余對往事的思緒和對自然變遷的感慨。
譯文:
今年九日重逢,乘舟行至蘭谿。
懷古之情雖然豪壯,登高之際思緒卻迷離。
山巒交錯,向背不分;樹木凋零,高低盡失。
多少離散的鳥兒歸巢的愁思,寒冷的猿猴斷斷續續地啼鳴。
詩意:
《九日》這首詩詞以詩人登高望遠的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感慨。詩人在登高的過程中,懷揣著對古時的思念之情,卻在登高的時刻迷失了思緒。山巒交錯,樹木凋零,呈現出一種無法辨別方向和高低的景象,這或許與詩人內心的迷茫相呼應。詩詞最后提到了孤獨而寒冷的猿猴斷斷續續地啼鳴,這也可解讀為詩人對歲月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以及對離散的事物帶來的傷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的變化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示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思戀和對現實變遷的迷惘。山巒的背向交錯,樹木的凋零,都表現出歲月的無情和事物的無常。詩人在登高的時刻,被自然景觀所吸引,卻在情感和思緒上迷失了方向,這種迷離的心境與現實生活中的困惑相呼應。最后,猿猴的啼鳴增添了一絲孤獨和寒冷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具深情和憂傷的色彩。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的細膩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迷茫。這種對歲月流轉和事物變遷的感嘆,與人們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息息相關,使得這首詩詞具有共鳴力和觸動人心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