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日晨起簡諸公 / 作者:趙蕃 |
年多病暑苦亡聊,夏忽如秋意自消。
竹屋紙窗宵摵摵,雨條風葉曉蕭蕭。
兇年未易辦五斗,樂處卻思甘一瓢。
幾日詩筒似疏曠,意乘聊復一長謠。
|
|
十七日晨起簡諸公解釋: 《十七日晨起簡諸公》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多病暑苦亡聊,
夏忽如秋意自消。
竹屋紙窗宵摵摵,
雨條風葉曉蕭蕭。
兇年未易辦五斗,
樂處卻思甘一瓢。
幾日詩筒似疏曠,
意乘聊復一長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一個夏日早晨起床時的情景和心境。作者在這個年紀較長、經歷過多次疾病和酷暑的年頭中,感到時光匆匆,夏季已經忽然轉為秋意,炎熱漸消。他住在竹屋里,窗戶用紙來代替玻璃,清晨的竹屋寧靜而涼爽,雨滴婆娑,風吹樹葉蕭蕭作響。盡管面臨著不順利的年景,政治和社會的動蕩,他仍然能夠在自己的樂趣之處,思考生活的甘甜。在這些日子里,他的詩篇似乎變得稀疏而寬廣,卻能夠乘著心意,寫下一首長詩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環境和內心感受。通過描寫竹屋、紙窗、雨條和風葉,表現了清晨的寧靜和涼爽。作者在病痛和酷暑的折磨下,感慨時光的飛逝,卻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感受到了秋意的到來,給予他一絲舒適和希望。盡管面臨困境,他仍然能夠在詩歌中尋求樂趣,思考人生的甘甜和價值。最后兩句表達了他的詩篇似乎變得稀疏而寬廣,但他仍然能夠憑借自己的意愿寫下一首長詩。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堅韌樂觀的心態和對詩歌寫作的執著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