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三首 / 作者:趙蕃 |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
|
端午三首解釋: 《端午三首》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詩人對忠言的堅持和對文學的熱愛。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忠言不用竟沉死,
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
為君擊節一長歌。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忠言的價值和對文學才華的追求。詩人堅持認為即使忠言未被采納,但它的價值仍然存在。他相信,通過才華橫溢的文章,忠言將會被傳頌和永久留存。詩人以酒宴為背景,表達了他對于文學成就的向往和對忠誠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首兩句"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表達了作者對忠言的堅守和信仰,即使忠言未被采納,文章的力量仍然能夠閃耀并留存于世。通過使用"文章星斗羅"的形象描繪,詩人將文學作品比喻為璀璨的星星,表達了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其價值的肯定。
接下來的兩句"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則以慶祝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于文學成就的向往。"觴昌歜酒"意味著宴會的喜慶氣氛,詩人希望為君子之言擊節贊頌,用一首長歌表達自己的心聲。這里的"君"可以理解為詩人自己,也可以理解為他所推崇的忠貞之士。
整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忠言和文學的追求和贊美之情。通過將忠言與文章聯系起來,詩人展示了忠誠和文學的相互關系,強調了文學作品的價值和影響力。這首詩充滿了豪情壯志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現了宋代士人的崇高情操和文化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