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 作者:趙蕃 |
一州固菲輕,四海豈不重。
與其事扶疎,孰若深培壅。
驥不取德稱,馬多求駕泛。
偉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洶。
|
|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解釋: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對常州太守的贊美和期望,通過比喻和對比,展現了太守應有的品質和責任感。
詩詞的譯文如下:
一州固菲輕,四海豈不重。
與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
驥不取德稱,馬多求駕泛。
偉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太守為主題,通過對比表達了太守必須要具備的品質和責任感。
首先,詩中提到"一州固菲輕,四海豈不重",表明雖然太守所管轄的一州規模可能較小,但在整個國家范圍內,太守的責任和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
然后,詩中提到"與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強調太守不能只顧著應付瑣事,而應該深入基層,培植人才,壅實基礎。這句話傳達了太守需要注重長遠發展,而不僅僅是應對眼前的問題。
接著,詩中提到"驥不取德稱,馬多求駕泛",通過比喻,表達了太守應該選拔人才,而不是僅僅追求馬匹的數量,強調了重視人才的重要性。
最后,詩中提到"偉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洶",太守被比喻為支撐百川的重要柱石,強調了太守的責任重大,需要穩定局勢,保護百姓。
整首詩詞通過對太守的贊美和期望,表達了對太守應有的品質和責任的思考。它借用了比喻和對比的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