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 / 作者:趙蕃 |
衡岳文公寺,南昌梅福官。
意馳雖若近,身到每疑難。
社木悵鳴櫨,集賢欣解鞍。
未須論契闊,聊復話圍欒。
|
|
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解釋: 《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潘文叔一同游覽衡岳時的情景和感慨,表達了詩人對友誼、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衡岳文公寺,南昌梅福官。
意馳雖若近,身到每疑難。
社木悵鳴櫨,集賢欣解鞍。
未須論契闊,聊復話圍欒。
詩詞的中文譯文并不能完全還原原詩的意境和美感,但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這首詩詞以衡岳的景點文公寺和梅福官為背景,通過描寫作者和潘文叔在此地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的情思和感慨。
詩中提到的“意馳雖若近,身到每疑難”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即使思緒隨著景色的變換飛快地移動,但身體卻始終覺得困難重重,似乎無法輕松自如地融入其中。
“社木悵鳴櫨,集賢欣解鞍”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衡岳景點的感受。社木是指寺廟中的祭祀神木,櫨是指榆樹,這里描述了寺廟中悲涼的木鳴聲。而“集賢欣解鞍”則表達了對聚集在此的賢人和文人的欣喜之情,以及駐足交流的愉快心情。
最后兩句“未須論契闊,聊復話圍欒”是對友誼的思考。這里的“契闊”指的是深厚的友誼,詩人認為真正的友誼不需要言語來論證,只需相互間的閑談即可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衡岳游玩時的情景和感受,通過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然的領悟,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