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曾使君昭 / 作者:趙蕃 |
溪山杖策過山林,萬竹千梅可慰心。
已悟濠魚真得計,未嫌噸曲謝知音。
飛騰要路終無那,咫尺春風且細尋。
詩自空青受山谷,到公探討益精深。
|
|
寄曾使君昭解釋: 《寄曾使君昭》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山杖策過山林,
萬竹千梅可慰心。
已悟濠魚真得計,
未嫌噸曲謝知音。
飛騰要路終無那,
咫尺春風且細尋。
詩自空青受山谷,
到公探討益精深。
譯文:
我手拄著拐杖穿越山林,
茂密的竹林和盛開的梅花能給心靈帶來慰藉。
我已經明白了濠魚的計策是真實的,
我不嫌棄噸曲而感謝知音。
高飛的路途終將沒有難處,
就在眼前的春風中細細地尋找。
這首詩從空曠的青山谷中自然而然涌現,
在與您交流中,我的詩才得到了提高和深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穿越山林的場景,表達了一種追求精神自由和內心舒適的心境。溪山、竹林和梅花等自然景觀,以其寧靜和美麗,給作者帶來了心靈的慰藉和寧靜感。同時,通過提到濠魚的計策和知音的感激,詩中流露出對真實、真誠和深入交流的渴望。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一種追求進步和提高的精神態度。作者提到飛騰的道路終將沒有難處,展現了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他希望細致地感受眼前的春風,尋找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價值。最后,作者表達了對與公共人物交流的渴望,認為與他們的交流能夠使自己的詩歌和思想更加深邃和精進。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際關系為線索,以寓言和自省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真實和內心提升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層次的思考,趙蕃將自己的感悟和理念融入詩歌之中,使作品具有了獨特的魅力和內涵。 |
|